必威5月9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上海,开展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截至6月10日,上海市累计收到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信访举报件32批共3038件,责令整改347家,立案处罚454家,罚款金额合计1431.59万元,立案侦查1件,刑事拘留3人,共约谈37人。
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对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次全面“体检”。在前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警示下,上海正在加速破解“美丽上海”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六五环境日”当天公布的《2023年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上海的天更蓝、水更清了: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在近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或保持在较低水平。2023年,上海主要河湖断面中,Ⅱ类至Ⅲ类水质断面占比从2022年的95.6%升至97.8%,Ⅳ类断面占比从2022年的4.4%降至2.2%,2022年“消失”的Ⅴ类断面在2023年继续“消失”。
数字或许枯燥,直感更加真实。无论是“一江一河”的两岸风光,还是家门口“口袋公园”的草木葱葱,都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上海建设生态之城的决心、行动和变化。
与此同时,就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典型案例来看,上海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存在“短板”,林地损毁、建筑垃圾非法倾倒和污水溢流排江等“老大难”问题依然突出。
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账虽然“不好算”,但必须要算,而且要算好。对拥有2500万人口必威、城市空间资源紧张的上海来说,这是一道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生态资源稀缺必威、高密度人口压力、城市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等,都考验着上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智慧和能力。
比如建筑垃圾违法违规处置问题。近年来,上海每年产生的工程渣土和泥浆约为1亿吨,是生活垃圾产生量的近10倍,如果用核定载重18吨的渣土车装运,需550万辆次才能运输完毕。而上海本地消纳空间持续萎缩,低洼地、废沟浜不断减少,资源化处理能力远远小于实际产生量。
再如泵站放江污染问题。尽管上海近年来实施了城市管网雨污混接改造,并建成亚洲最大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但部分区域管网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在雨季和汛期,雨污混合排放现象仍然严重。
除了客观条件制约,有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说,还是与城市管理部门和相关利益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措施不力、作风不实和监管不严有关。大江东工作室跟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实地督察发现,一些建设单位虽然按规对垃圾消纳和生态补偿做了安排,但交给第三方单位处理后便不闻不问,导致相关制度流于形式。
一个月来,围绕督察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海市各地区各部门用迅疾有力的行动作答,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边督边改、即知即改必威、举一反三,上海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点上改”与“根上立”相结合,力争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标本兼治。
针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不足,上海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聚焦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和处理整体效能,从源头到末端系统梳理分析问题,提出污水系统治理方案,加快建成与超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水环境治理体系,争取在未来两到三年,雨季污水厂处理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同类先进水平。
针对督察发现的毁林问题,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专题研究起草涉林相关整改方案,拟定措施、厘清责任、补齐短板。同时,由市林长办牵头,于5 月20日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公益林养护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并将毁林案件移交公安机关侦办,对违法企业进行立案查处。
上海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必威,垃圾分类、无废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必威,都是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名片”。理念先行,科技助力,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生动展示了科技在破解资源瓶颈、提升生态效益上大有可为。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上海生态之城建设任重道远,奋力前行。